有趣的康熙“背字”制錢

揚州新聞網(wǎng) 16-03-29 15:30:08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鄒伯芬

  在我收藏的金屬古錢幣當(dāng)中,有一套我最得意、最珍愛的康熙“背字”制錢,盡管它并非很值錢。

  各個朝代方孔圓形的制錢,后人對其有不同的稱呼,就我所擁有的而言,如“秦半兩”(始于秦始皇統(tǒng)一的幣制)、“漢五銖”(始自漢朝)、“周布泉”(北周所鑄)、“唐開元”(即“開元通寶”,唐朝所鑄)等等。到了清朝,所鑄錢幣除正面有標(biāo)明年號的“××通寶”(如“乾隆通寶”、“光緒通寶”等)字樣,其背面也鑄有標(biāo)明造幣局所在地的滿文。

  有所不同的是,順治年間,全國有十二個造幣的錢局,所鑄之錢,除正面為“順治通寶”字樣,其背面同時用滿文和漢字來表示造幣局所在的地方。至康熙年間,全國增加了八個造幣局,雖說這二十個錢局在全國各省分布并不均衡,有的省未設(shè),而有的省則有兩處(如山東省濟(jì)南、臨清,山西省太原、大同等);但所有造幣局均沿襲了在制錢的背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同時標(biāo)明的做法,后人將這種背面既有滿文、又有漢字的制錢加以濃縮,稱其為“背字”制錢。不過,從雍正開始直至宣統(tǒng),則取消了漢字,僅以滿文表示。

  大約在民國初年,有錢幣收藏愛好者為了記憶方便,將這二十個表示造幣局所在地的字編成一首五言詩,并流傳至今:“同福寧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臨廣浙,陜桂臺云漳!

  我是在90年代中期集全這套幣的,當(dāng)時,各個品類比較普通,只“漳”、“南”和“臺”字,尤其后者難以取得,這與當(dāng)時的鑄幣數(shù)量和后來流通使用的范圍、渠道有關(guān)。后來我不得不花十五元人民幣買了個“臺”字的,才集全了整套幣。但今非昔比,隨著收藏者日漸增多,出現(xiàn)了缺者為貴的現(xiàn)象,如“南”字和“臺”字更是身價陡增,竟然漲到一二百元,于是一些以假亂真的贗品也紛紛出籠,令收藏者苦不堪言。

  來源:揚州新聞網(wǎng)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