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金銀幣上的杰出歷史人物之法顯

中國金幣網(wǎng) 17-10-28 10:13:30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西去天竺一高僧,花甲之年萬里行。
  譯經(jīng)寫書留瑰寶,佛國記中看真明。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布局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西漢時的張騫最早開拓了絲綢之路,從此以后,中西方開始了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原,在華夏大地上生根發(fā)芽,傳播開來,出現(xiàn)了很多得道高僧。玄奘(唐僧)因為一部神魔小說《西游記》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但在玄奘之前二百多年,已經(jīng)有一位高僧赴西天取經(jīng),并功成歸來,他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法顯。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5年開始陸續(xù)發(fā)行絲綢之路系列金銀紀念幣,第一組金幣的主題為“張騫出使西域圖”,1996年第二組金幣的主題為“取經(jīng)圖”,人物為玄奘,而1997年第三組金幣的主題為“法顯取經(jīng)圖”。

  法顯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jīng)求法的大師,他同時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公元399年(后秦弘始二年),六十五歲的法顯為維護佛教“真理”,矯正時弊,毅然決然去天竺(古印度)尋求佛教戒律經(jīng)典。他從長安出發(fā),沿著絲綢之路,穿過西域,到達天竺。他還去過斯里蘭卡,并游學各地。歸國時,法顯走海上絲綢之路,中途曾幾次遇險,最后在青島嶗山附近登陸。
 
  金幣的背面圖案可分為三部分,近景為法顯和一匹老馬,中景為《佛國記》書冊,遠景為山、海、佛塔等。這三個部分構(gòu)成一個整體,全面展示了法顯西行和歸國的壯舉及其歷史功績。
 
  近景:法顯身穿僧衣,披袈裟,長須垂胸,看上去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長途跋涉,風餐露宿,旅途非常艱辛,他的面容有些憔悴,但精神顯得很好,心中的執(zhí)念是支持他一路向西的力量。法顯身邊的老馬外形干瘦、鬃毛雜亂,古語云“老馬識途”,這匹老馬不僅是法顯的腳力,還是他的旅伴和朋友,他們一起穿越沙漠、淌過河流,行走萬里,最終完成西天取經(jīng)的使命。
 
  中景:厚厚的一本書冊,上面寫著《佛國記》三個字。法顯歸國時已經(jīng)七十八歲了,他抓緊一切時間翻譯經(jīng)書,同時將自己的西行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書中對西域及印度的情形寫的真切明白,是重塑古代西域和印度歷史的一部重要文獻。
 
  遠景:遠處有一島嶼,上有高聳的佛塔及繁茂的椰子樹、棕櫚樹等熱帶植物,儼然是島國斯里蘭卡的特征。公元410年,法顯從印度乘船南渡進入斯里蘭卡,在那里游學求法兩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法顯又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他拉開了中斯友好交往的序幕。近處島嶼上有座高山,四周海水蕩漾,云霧繚繞,好似“海外仙山”,這或許是法顯登陸的地方——嶗山。當時嶗山在東晉的統(tǒng)治范圍內(nèi),于是法顯前往東晉首都建康,譯經(jīng)寫書,直至終老。
 
  法顯之后一百年,印度僧人達摩來到中國傳法,又過了一百年,唐朝的玄奘西天取經(jīng),佛教逐漸在中國繁榮興盛起來。法顯雖然沒有玄奘出名,但他在中國佛教史上卻享有崇高地位,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他的故事令人動容,他的精神永恒不滅。(供稿:濟寧華鑫發(fā)展有限公司  作者:靈犀一葉)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