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漢興錢

收藏快報 15-09-18 08:28:36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圖1

圖2

  一、最早年號錢:“漢興”是成漢昭文帝李壽(300—343)的年號,北魏著名史學家崔鴻著《十六國春秋·蜀錄·李壽》載:“(李壽)遂以晉咸康四年(338)僭皇帝位于南郊,……改元‘漢興’,國號曰‘漢’!崩顗坶_中國年號錢之先河,首先把年號鑄在錢幣上,專家稱“漢興錢”!皾h興錢”被公認為是“中國最早年號錢”。

  二、地域色彩濃:漢興錢鑄造的政治背景大概因為“時海內(nèi)大亂,而蜀獨無事,故歸之者相尋”,并且漢興錢因?qū)儆谏贁?shù)民族(巴氐人)地方政權鑄幣,發(fā)行范圍和區(qū)域均受到限制,發(fā)行時間很短(漢興年號為338—343年),故呈現(xiàn)出濃厚的地域色彩。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都人民公園后小南街出土批量的漢興錢以來,結(jié)合近年的錢幣研究和考古發(fā)現(xiàn),漢興錢主要出土于四川及周邊地區(qū),其他省份則鮮有見到。

  三、六朝減重錢:漢興錢是典型的減重錢,屬于六朝小錢系列。此泉青銅質(zhì)地,輕小質(zhì)劣,錢體纖細薄弱,直徑多在16毫米—17毫米,亦有更小者。平均厚度0.3毫米—0.8毫米左右,重量多在1-2.2克之間。三國兩晉十六國時期由于政治動蕩,經(jīng)濟不穩(wěn)定,所以反映在貨幣鑄造上就是“非大錢即小錢”,所謂大錢就是錢的面值很高,動輒“百”、“千”,實則錢值懸殊的減重錢,如“直百五銖”、“太平百錢”、“大泉五百”、“大泉五千”等,所謂小錢就是紙輕薄質(zhì)劣的減重錢,如漢興錢、剪輪五銖、沈郎錢等。其中,漢興錢就被南朝梁人顧炬在《錢譜》中定義為“莢錢”。沈郎錢也是一種輕薄小錢,面文“五朱”,銅質(zhì)較差,顏色青白,唐代詩鬼李賀《殘絲曲》對沈郎錢作出了形象的描述:“榆莢相催不知數(shù),沈郎青錢夾城路”。

  四、隸書錢文先:“漢興錢”不僅是我國年號錢的發(fā)端,而且在錢幣文字發(fā)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的第一枚只用隸書書寫錢文的錢幣,它是篆書變?yōu)殡`書的先例。秦漢以前的錢幣,包括兩漢時期鑄造的半兩錢、五銖錢,錢文仍是使用篆書,三國時期的太平百錢雖然出現(xiàn)隸書錢文,但是仍以篆、隸兩體為文,且隸中仍含篆意。直至“漢興錢”,無論直讀、橫讀還是合背錢等何種版別,均都是只以隸書文體入錢!皾h興錢”文雖為隸書,但如果從書法結(jié)構(gòu)和線條上分析,卻似乎已初步具備楷書的某些特點。

  五、版別很簡單:如果僅僅從錢幣版別研究,和歷代政府發(fā)行的制式貨幣比較,漢興錢似乎更加輪廓清晰,簡單明了。從現(xiàn)有實物資料和出土考古成果來看,漢興錢迄今共發(fā)現(xiàn)4種版別:一是直讀錢(圖1),錢文上下排列,穿上“漢”,穿下“興”,是品相對比較多見;二是橫讀錢(圖2)錢文左右排列,穿右“漢”,穿左“興”;三是合背錢;四是背陰刻文“王”,另:1978年湖北長陽東晉窖藏銅錢中曾發(fā)現(xiàn)一枚漢興背陰刻文“王”字銅錢,其中橫讀和合背者均較少見。除此之外,筆者尚暫未發(fā)現(xiàn)其他版別的漢興錢。

  六、品相多欠佳:漢興錢鑄造初期就屬于莢錢系列,因制作不精,多形制薄小、錢體纖細質(zhì)劣,文字漫漶不清,且傳世品幾乎絕跡,今見到者多為生坑出土品,所以在歷經(jīng)近1700年的土埋水浸,日月風蝕后,其品相大多已經(jīng)相當容弱,所以好品相者(如存放在密閉性極好且環(huán)境適宜的器皿中的罐裝出土品)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七、傳世較少見:由于李壽的地盤主要在蜀地,而鑄錢后不到十年成漢就被東晉穆帝所滅,加上錢幣銅質(zhì)不好,故今天見到的“漢興錢”不僅少而且品相差,一般都銹蝕嚴重。總體比較而言,無論是何種漢興錢,因年代久遠,發(fā)行時間短,存世量少,又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發(fā)行的區(qū)域性法定貨幣,傳世量雖不多,但增值潛力大。只要是品相好大開門的真品,就會有較好的增值潛力和較高的收藏價值。目前,直讀漢興錢市場價值約在300元左右,好品相大開門的橫讀漢興錢和合背等版別的市場價格也早已逾千元。

  作者:安徽 張滿勝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aixian)。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