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二十文”鑄造始末

收藏快報 18-03-28 15:29:36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安徽安慶 陳璟

  20世紀末,由于銀元的大量推廣和流通,清政府以各省成色、兩重不一、節(jié)約經(jīng)費為由,下令除湖北、廣東兩省外,其他各省停鑄銀元。此時香港開鑄“一仙”輔幣銅元的大量使用,給清政府財政帶來啟發(fā),光緒二十六年(1900)兩廣總督李鴻章在廣東開鑄銅元。銅元得以迅速普及,頗受市場歡迎,加上興鑄銅元盈利甚豐,清政府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末下令沿江沿海各省開廠鼓鑄銅元,光緒二十八年(1902)四月,時任安徽巡撫聶緝椝順應清廷旨意,遂在原安徽銀元局舊址成立安徽銅元局,專司鑄造機制貨幣——銅元,并任命安慶知府林眉仲為提調(diào),向藩府和牙厘局借調(diào)銀3.5萬兩,用于增添機器及擴建、改建原銀元局的部分廠房,并試鑄了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元和少量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五文銅元。

  由于開始試鑄幾種銅元,特別是方孔十文制作繁復,且機器損壞嚴重,不久便罷去試鑄品種,據(jù)李鴻章奏章《機鑄制錢虧損工本無法籌補》記載:“查閱造成制錢,字畫輪廓均尚清楚,惟機器時有損壞,極費工力。緣西洋造錢,系屬平面,中無方孔,壓成較易。今以西洋機器造中國錢式,須另添打眼挺桿,由錢模正中穿透,始能撞出錢孔。地位殊窄,撞力過大,挺桿上下與錢;ハ嗄ビ|, 最易傷損。每日每座機器,模撞修換數(shù)次及十數(shù)次不等。人工既費,成數(shù)亦少!

  可見,在試制安徽方孔銅圓的短短兩天內(nèi),由于模具設計缺陷和操作失當,導致模具的損壞和破裂,以致無法繼續(xù)試制,設備也只好送去上海修理,而最終只好放棄這種帶方孔的設計。不久,便開始改鑄正面為“安徽省造光緒元寶”,背面配以各類龍紋的銅元,并同時鑄造五文、二十文銅元作為輔幣使用。

  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藏的這枚“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二十文”(見圖),直徑33毫米,重14.9克。幣面上鑄有楷書“安徽省造”四字,以內(nèi)外珠圈作為分隔,左右各有一枚六瓣花紋,中為館閣體“光緒元寶”四字以及滿文“寶安”二字,下有“每元當制錢二十文”以記幣值;背面主紋飾為坐龍紋,張牙舞爪并環(huán)繞于火焰珠上下,兩側各并飾三朵六瓣花紋,上下為英文鑄造地和幣值。此幣龍鱗未見磨損,而幣面依然光亮如新,模板打印深峻,應該是現(xiàn)存安徽省造二十文銅元中品相最佳者,也正是在安徽銅元局廢除試鑄方孔十文改鑄轉型時期的產(chǎn)物。

  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安徽銅元局成立,至光緒三十年(1904)銅元局又陸續(xù)擴建了東西廠房,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末,共鑄造銅元2.94億枚。由于銅幣質量逐年下滑,加上市場充斥過度,清廷為方便加強管理,遂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為度支部安慶造幣廠,鑄“大清銅幣‘皖’十文”。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安徽銅元局鼓鑄一批少量銅元專用于賑災。據(jù)清戶部侍郎陳壁《望巖堂奏稿》稱,安徽銅元局截至三十二年(1906)四月十六日累計鑄造銅元5.19億枚。安徽銅元品種繁多,凡各類品種多達近200種。安慶是中國近代化的發(fā)源地,而安慶造幣廠是這一時期的特定產(chǎn)物,它的出現(xiàn)對近代金融業(yè)發(fā)展,乃至全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