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勝、壓勝、厭勝錢、押勝錢與花錢

17-01-09 16:31:35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厭勝(yā shèng )是一個漢語詞匯,是迷信謂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的意思。

  厭勝,典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下:“......是歲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薄逗鬂h書·清河孝王慶傳》中記載:“因巫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shù)!

  后來“厭勝”演變成了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shù)——厭勝法,當(dāng)時人們認(rèn)為運用厭勝法就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厭勝法的“厭”讀作yā,據(jù)東漢學(xué)者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厭,笮也,今人作壓!彼酝ǔS职褏拕俜▽懽鲏簞俜。

  由此可知,“厭勝”和“壓勝”是一回事,讀音相同,意思也一樣。“厭”和“壓”互為通假!皡拕佟薄ⅰ皦簞佟,讀音都應(yīng)作:yā shèng 。東漢許慎之前寫為“厭勝”,后來又有了“壓勝”的寫法。今人一般取最早的寫法作“厭勝”。

  唐杜甫《石犀行》云:“自古雖有壓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清袁枚 《新齊諧·滇綿谷秀才半世女妝》:“ 蜀人滇謙六 ,富而無子,屢得屢亡,有星家教以壓勝之法! 清錢泳 《履園叢話·笑柄·醬》中有:其制醬時,必書“ 姜太公在此”五字為壓勝。

  傳說“厭勝之術(shù)”始于姜太公!短饏T》中說:周武王伐紂,天下歸服,只有丁侯不肯朝見,姜太公就畫了一張丁侯的像,向這張像射箭,丁侯于是生起病來。當(dāng)他知道是姜太公搗的鬼,便趕緊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畫像上的箭,丙丁日拔掉了畫像眼睛上的箭,庚辛日拔掉了畫像腳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

  所以壓勝法就是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的一種迷信的方法。

  厭勝錢實際上就是人們據(jù)厭勝法的本義,為避邪祈福而制作的一種類似錢幣的飾物,供佩帶賞玩,厭服邪魅,求取吉祥。

  由于古時“厭”和“壓”通假,厭勝錢也寫做壓勝錢,有的地方寫成“押勝錢”。筆者認(rèn)為“押勝”的寫法是寫別字,是取其yā shèng之音而將“厭”寫成了“押”,是錯誤的。

  至于說到“花錢”,應(yīng)該是今人對厭勝錢的一種俗稱。因為厭勝錢不同于真正的錢幣,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文字及裝飾,故民間稱之為“花錢”。

  從收藏的角度說,民俗品收藏是一個大的門類。目前,人們把厭勝錢歸為民俗品的一部分,所以,又把厭勝錢稱為“民俗錢”,以和正式流通的錢幣有別。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漢代“辟兵莫當(dāng)除兇去殃”厭勝錢

  

  厭勝錢,并非流通幣,而是民間做成的一種類似錢幣形狀的其上鑄刻有吉祥避邪圖案或文字的物品。最早為小孩子佩帶的飾物。它最初的本義主要是壓邪攘災(zāi)和喜慶祈福兩大類。到了后來,厭勝錢應(yīng)用的范圍越來越廣,諸如開爐、鎮(zhèn)庫、饋贈、賞賜、祝福、辟災(zāi)、占卜、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鑄厭勝錢。也不限于民間鑄造,宮里甚至鑄錢機構(gòu)也鑄造。發(fā)展到后來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按不同的用途,大略可分為紀(jì)念、厭勝、憑信、上梁、供養(yǎng)、博弈、吉語、成語、戲作等品類?v觀歷朝歷代的厭勝錢,各種書法、圖案內(nèi)容,多是體現(xiàn)當(dāng)時的禮俗時尚。因此厭勝錢對考察各朝代的政治、民俗、文化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從傳世實物和典籍記載看,中國古代的厭勝錢是一個品類繁多的大家族,從贊頌吉祥的“祝壽錢”、“洗兒錢”、“撒帳錢”,到厭魅解厄的“辟兵錢”、“神咒錢”、“八寶錢”;從祈嗣求子的“男錢”、“女錢”、“秘戲錢”,到嬉戲娛樂的“棋錢”、“馬錢”、“燈謎錢”,埋藏在庭院塔磚下的“鎮(zhèn)宅錢”……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

  多數(shù)人認(rèn)為厭勝錢始鑄于西漢,并有傳世的實物印證。漢代五銖錢中,有的正面鑄有“脫身易、宜子孫”字樣,有的正面銘文為“辟兵莫當(dāng)”,背面銘文為“除兇去央(殃)”,顯然是為辟兇致吉而特意制造的。有人據(jù)此指出,這種錢圓形方孔的形制,恰與古代中國人關(guān)于“天道圓,地道方”的宇宙宏觀形態(tài)的認(rèn)識相吻合,錢之所以具備逢兇化吉的神奇效應(yīng),就在于它被澆鑄成形時,注入了負(fù)載“天道”、運行不窮的“神力”。東晉魯褒撰《錢神論》,開篇即云“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nèi)則其方,外則其圓”,可謂抓到了根本。換言之,厭勝錢是在這種對天圓地方乾坤之象的宇宙結(jié)構(gòu)的認(rèn)同和有目的的操縱運用中產(chǎn)生的。但有人引證王黼《宣和博古圖錄》:“厭勝錢有五,一體之間,龍馬并著,形長而方”,略見早期的厭勝錢主要是長方形制。果真如此,則上述見解未必就是無懈可擊的了。

  又有人認(rèn)為厭勝錢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可資證明的實物是在今川西平原古墓葬中成批出土的橋形銅幣。據(jù)說清人已經(jīng)指出橋形幣是古代巴、蜀國人的厭勝錢,其功效或在于交通鬼神。贊同這一說法者據(jù)此揣測厭勝錢起源于先秦時西南地區(qū)的巫術(shù),隨著秦兼巴蜀、統(tǒng)一全國后,輾轉(zhuǎn)流入西北和中原地區(qū)。這樣,在秦朝廢除六國舊幣、統(tǒng)一使用圓形方孔的“半兩”時,特制的厭勝錢何以多取非圓形制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厭勝錢是從這種橋形幣脫胎而來,可與流通貨幣相區(qū)別。但是,又有人從根本上推翻此說,以為所謂橋形幣只是一種類似磬、璜造型的裝飾品,并不是錢幣。

  還有人認(rèn)為,厭勝錢的源頭是原始的“冥幣”:古人以為有一種活動在泥土中的鬼怪名“勝”,專門吸食死人的腦髓,使之“二次死亡”不得復(fù)活于冥界,因此要有物制約?脊刨Y料表明,在原始公社時期的墓葬中,常有海貝的發(fā)現(xiàn)。這種海貝在人們生前便是具有驅(qū)邪避害意義的佩飾,死后以之入墓,繼續(xù)發(fā)揮制服“厭勝”的作用。這就是“厭勝”的本義。后來,海貝在以物易物的交換中,逐漸從象征財富的實物轉(zhuǎn)化成作為一般商品等價物的流通貨幣,則殉葬之貝在“厭勝”的同時,又具有了貨幣的功能,可供死者在冥間使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早期的“冥幣”與“厭勝錢”是二位一體的,但從發(fā)展過程考察,仍有先后之別。此后,再分別流變?yōu)閷9┍Wo棺墓用的“鎮(zhèn)墓錢”和專供死者在冥間使用的陶質(zhì)或泥質(zhì)冥幣,即金屬貨幣的代替物。照這樣觀點推論,厭勝錢起源于古人原始的死亡觀,產(chǎn)生的時間亦可追溯到更久以前。

   

  漢至南北朝時期 的厭勝錢,其形主要類同于當(dāng)代或前代的行用錢,區(qū)別在于背加日、月、星、龜蛇、寶劍等圖案或人物故事、生肖等。常見于“五銖”、“大泉五十”、“五行大布”、“永通萬國”、“常平五銖”等一類的錢文圖案。

  唐宋時期的厭勝錢,以鏤空花草、蟲、魚、蜂、蝶、龍、鳳、麟、獅、鹿、馬、人物故事為主調(diào)。這類鏤空錢多數(shù)起裝飾作用,如服飾、馬具、簾帳等等。龍、鳳、麟、獅等錢也寓意吉祥、太平之意。這時期的吉語錢多見有“上上大吉”、“龜鶴齊壽”、“長命富貴”、“宜爾子孫”等等,以及背鑄各種圖案的當(dāng)代或前代年號錢,反映道教內(nèi)容和文化的符文、八卦和生肖錢!案5麻L壽”、“千秋萬歲”等自北朝末至遼、金、元各代均有鑄造。而酒令詩牌、選仙錢、打馬格錢、棋錢等游戲博弈品,也主要產(chǎn)生于這個時期。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金元“上上大吉”厭勝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遼代“一母九子”厭勝錢

  遼代以“千秋萬歲”吉語錢、魚形佩錢、生肖錢為多見,還有用于賞賜的“巡貼”錢(丹巡貼寶、巡貼千寶)、“奣龍謝鍾·家國永安”錢,用于隨葬的瘞錢,如“大康通寶”大銀錢、“大康六年”、“大康七年”、“清寧二年”等。

  金元時期將本民族淳樸、渾厚的文化藝術(shù)與漢族禮法風(fēng)俗相融合,在厭勝錢方面承襲唐、宋以來的風(fēng)格,融合了草原民族文化,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金元民俗錢藝術(shù)。

  華夏民族善于象征、影射、暗示、諧音等方式比喻、形容人和事的習(xí)俗,也被金元少數(shù)民族借鑒和效仿。如以龍象征皇帝,以鳳象征皇后,以虎、獅象征大臣,以松鶴象征長壽,以棗、雞、蝠等形象諧早、吉、福等音。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清代吉語厭勝錢

  這一時期的厭勝錢,以實體類為主,且較唐宋時期更加豐富。圖案多為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生肖八卦,如星官童子、星斗寶劍、天師打鬼、老子授經(jīng)、四靈、狗、馬等。文字吉語錢為年號錢背加吉利品或避邪品,如大定通寶、泰和重寶、大元通寶等,成為形式多樣的吉利品或避邪品。廟宇錢和供養(yǎng)錢也是這個時期的一大特色,一般是特鑄帶有皇帝年號的小型錢,或鑄年份、或鑄具體供養(yǎng)的神佛和廟宇。材質(zhì)以青銅為主。鏤空錢減少,且圖案與唐宋時期同類錢沒有大的區(qū)別。

  明清時期是中國鑄造厭勝錢的鼎盛時期,數(shù)量之巨、種類之多,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而且厭勝錢的造型也行成了固定的模式。官鑄錢占有相當(dāng)大的比重,漢族民間鑄造厭勝錢可能已成為專門行業(yè),厭勝錢也已有專門市場,人們可根據(jù)不同的用途,隨時到作坊或鑄錢局去選購,厭勝錢的使用已成為漢族民間往來活動的一項內(nèi)容。

  這一時期鏤空錢很少見,只有少數(shù)黃銅質(zhì)雙龍錢和花草文錢,形制較唐宋時期的略厚,邊郭較寬。實體類錢種數(shù)大大超過以前各代。主要有避邪、吉語、生肖八卦、龍鳳、秘戲類錢。一體之間,文圖并茂,以圓形、圓穿為主,方穿次之,并有大量帶錢冠者。詩牌、仙錢、酒令錢、打馬格錢、棋錢多仿宋元時物。自康熙以后,面鑄年號背鑄圖案的大錢漸多起來。一些經(jīng)典語句鑄在上面,作為銘詞勉語。圖案多樣,內(nèi)涵豐富,除以前歷代所用圖案外,又將寶物、書畫、植物、水果、樂器等鑄于錢上,鑄造極精,大小懸殊,直徑在1—12厘米之間。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清代宮中“長命富貴”厭勝錢

  明清時期的厭勝錢,材質(zhì)主要是黃銅,還有金、銀、鐵、鉛質(zhì)者。金銀錢主要是以薄片鏨刻,有的填琺瑯彩。除此之外,還有玉、翠、瑪瑙、琉璃、石、骨、木、竹質(zhì)者,應(yīng)有盡有。清代厭勝錢的種類、花式、構(gòu)圖、做工都達(dá)到了厭勝錢的藝術(shù)高峰。

  此外,在厭勝錢上也可看到少數(shù)民族文字,如契丹大字、八思巴文、滿文、藏文,以及梵文、符咒文等,成為研究古代少數(shù)民族文字的實物資料。

  作為非正用品的厭勝錢,雖不是通用貨幣(有時也被參雜在流通錢幣中使用),但其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實用價值,其文字與圖案內(nèi)容豐富多彩,涉及歷史、地理、宗教、神話、風(fēng)俗、民情、文化、娛樂、書法、美術(shù)、工藝制作等各個方面。一些時代特色鮮明、制作精美之品,對研究宗教史、民俗史、美術(shù)史、古建筑史、體育史、版畫史等有相當(dāng)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是一項值得廣泛深入發(fā)掘研究的課題。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清代催生送子厭勝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清代辟邪厭勝錢

作者:張五六

來源:《中國錢幣界》21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

http://worksbyjddesignbuild.com/News/qbdjbd/151524106.html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